近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重大矿产勘查成果,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探获一处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这一重大发现标志着我国在关键战略矿产资源保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将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支撑。
据湖南省地质院下属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披露,经过三年多系统勘探,该矿区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按照矿床规模划分标准,这一储量相当于13个大型锂矿床的总和,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硬岩型锂矿之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探获资源均为新增资源量,这将显著提升我国锂资源自给率,改变长期以来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局面。
矿床勘探工作始于2022年,由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联合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展。项目团队创新应用地质找矿理论,在鸡脚山矿区实施系统勘探工程,最终成功圈定这一超大型锂资源富集区。湖南省地质院总工程师杨齐智介绍,作为"有色金属之乡",湖南积极响应国家锂资源保障战略,此次找矿突破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成果。
除主矿产锂外,该矿床还富含铷、钨、锡、铌、钽等多种战略性关键矿产,其中铷资源达中型规模,钨、锡等矿产也具备独立开采价值。这种多矿种共生的特点,不仅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价值,也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业内人士分析,这一发现将有效缓解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
锂作为21世纪的关键战略金属,被誉为"白色石油"和"未来金属之王",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先进储能系统和核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原材料。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锂资源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此次探获的超大型锂矿床,将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链安全稳定提供重要保障。
从全球视野看,这一发现使我国锂资源储量排名进一步提升。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表示,将科学规划矿区开发,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新贡献。业内人士预计,该矿床的开发将带动当地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从资源开发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