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A股市场在震荡中逐渐形成清晰的投资主线。多家机构最新研报显示,新能源基建、国产替代和消费复苏三大领域正成为最具确定性的投资方向。据统计,这三个板块7月前五个交易日累计资金净流入达487亿元,占全市场净流入资金的62%,显示出主力资金的强烈共识。
新能源基建领域迎来政策密集催化。7月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明确到2025年新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受此影响,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相关个股表现强势,某龙头企业本周已收获三个涨停。值得注意的是,特高压板块异军突起,机构测算"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将突破3万亿元,这为相关设备制造商带来确定性订单。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夏季用电高峰来临,电力保供相关的投资机会将持续发酵。
国产替代主线在半导体和工业软件领域表现突出。某国产EDA软件企业宣布完成28纳米制程全流程工具链开发,股价单日大涨17%。产业链调研显示,国内晶圆厂设备国产化率已从2020年的7%提升至当前的23%,这个进程仍在加速。中信证券测算,半导体设备板块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在35%以上。工业软件方面,近期多地出台政策要求重点企业必须使用国产工业软件,相关概念股持续获得资金青睐。
消费复苏主线呈现结构性特征。免税、医美等可选消费板块回暖明显,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6月环比增长42%,某医美龙头企业预告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超200%。但普通消费品表现分化,必需消费品增速放缓。专家建议关注消费升级趋势下的高端化、健康化产品,这些细分领域有望穿越周期。值得关注的是,暑期旅游预订量已超2019年同期15%,航空、酒店等板块存在预期差修复机会。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三条主线都具有政策背书和业绩支撑的双重优势。对于普通投资者,建议采取"核心+卫星"策略:将70%仓位配置在确定性高的新能源和国产替代龙头,30%仓位布局消费复苏中的弹性品种。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业绩超预期的个股或将迎来估值修复行情,投资者需密切跟踪各主线领军企业的经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