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每年研究生招生工作都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近期,随着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环节陆续启动,江苏多所高水平大学相继公布了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及培养政策,展现出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持续创新与战略布局。
南京大学作为首批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综合性大学,今年进一步扩大了交叉学科招生规模。该校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今年新增了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碳中和系统工程等6个交叉学科方向,重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招生选拔方式上,除了统考之外,通过“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生的比例较去年提高了15%,更加注重对考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潜质的考察。
东南大学在工科领域继续保持显著优势。据了解,该校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专业方向的报考人数较去年增长明显,其中微电子学院与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联合培养项目录取竞争比例达到28:1。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近年来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重点行业企业共建了18个研究生工作站,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苏州大学今年在研究生招生中突出了地域特色与学科优势的结合。该校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先进光电材料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推出了“科研团队预选拔”机制,允许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入科研团队参与课题研究。人文社科领域则强化了江南文化研究、丝绸艺术设计等特色方向的招生培养,着力构建具有地域文化标识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航空航天类专业招生中实施了“卓越工程师计划”,与航天科技集团、商飞等单位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该校研究生院透露,今年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等专业方向增加了专项招生名额,部分课题直接对接载人航天、大飞机等国家重大专项。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高校在研究生招生中普遍加强了质量保障措施。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质量反馈机制,根据毕业生发展情况和用人单位评价动态调整招生计划。河海大学推行研究生招生宣传“校园开放日”活动,让考生提前体验科研环境和导师团队。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方面,江苏高校也有创新举措。中国药科大学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医药行业特定需求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强化实践环节,与全省优质中小学建立了一批示范性实践基地。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研究生教育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发展主线,近年来通过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深化培养模式改革等措施,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2023年全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较去年增加约5.8%,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占比进一步提高,理工农医和民生急需领域招生名额有较大幅度增长。
随着复试工作的开展,各高校正在有序组织线上线下面试考核。多位招生办公室老师提醒考生,要提前了解报考专业的培养特色和要求,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发展潜力。部分高校还为考生提供了咨询指导服务,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复试。
从整体趋势看,江苏高校研究生招生正朝着更加科学、规范、精准的方向发展,在保持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招生质量与培养效果的提升。各高校通过差异化、特色化的招生政策,积极吸引优秀生源,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
